还记得《钢铁侠》里托尼・斯塔克穿上机甲时的酷炫场景吗?如今,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 “机械战甲” 正悄然走进现实,它就是外骨骼机器人。这个听起来充满未来感的设备,其实早已在多个领域默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。
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穿戴式机械装置,通过传感器捕捉人体动作信号,再由驱动系统提供动力支持,像 “第二层骨骼” 一样辅助人类活动。按用途可分为医疗康复型、工业助力型、应急救援型等,每一种都在特定场景中发光发热。 (图片来源于网络)
回溯发展历程,外骨骼机器人的雏形可追溯到上世纪 60 年代的军事研究,当时旨在增强士兵负重能力。随着材料科学和人工智能的进步,它逐渐跳出实验室:2000 年后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线,2010 年左右医疗康复领域出现突破性进展,近年来消费级产品更是让普通大众也能体验到科技的魅力。
在医疗康复领域,对于因疾病或意外导致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,外骨骼机器人更是带来了康复的希望。通过精确控制,它能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,甚至进行康复训练,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。 工业车间里,在制造业的繁忙车间里,工人长时间从事重复性劳动,容易导致身体劳损。而外骨骼机器人的出现,为工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,减轻了身体负担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它不仅能够协助工人搬运重物,还能减少工伤事故,让工作环境更加安全、高效。
重庆市2025年全民安全开放日活动现场,一名女生体验穿戴外骨骼搬运重物,科幻电影中的装备逐渐走进现实。该设备可为腰部最大提升20kg的助力,降低救援人员搬运时的体能消耗。 除了专业领域的应用,连旅游景区也出现了它的身影。黄山景区推出的登山外骨骼,能为游客提供助力,让老年人也能轻松登顶,不仅能保持活力,减少跌倒的风险,还能享受更加自由、独立的晚年生活。 从辅助行走的医疗设备到提升效率的工业工具,外骨骼机器人正在重新定义人类的能力边界。你期待它在哪些场景中发挥作用?来聊聊你的想法吧!
平台信息提交-隐私协议
· 隐私政策
暂无内容